企业转型发展的三个阶段 | ||||||||||||||||
欧美企业发展经历了经验型管理阶段、科学型管理阶段和现代型管理阶段。 第一,经验型管理阶段 19世纪初,经验型管理模式开始创立。经验型管理模式起源于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在这一阶段,欧美各国工商企业纷纷开始出现,其共同特征是原始粗放型、家族化、小作坊式经营管理模式,管理过程中的随意化、人治化、非规则、非科学化行为严重,类似于中国当代民营企业所发生的一切。 在此期间,英国着名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对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劳动分工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劳动分工为企业提高效率最重要手段的观点。 英国人安德鲁尤尔1835年出版了《的哲学》,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专家曾水良认为,经验型管理建立在家族化、作坊式、粗放型企业生产运作模式基础上,其主要理论为细致精密的生产线分工为提高企业效率的最重要手段。 第二,科学型管理阶段 20世纪初,科学型管理模式开始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实力逐渐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国家。过去的家族化、作坊式、粗放型模式已不适用日新月异的企业发展需要,企业需要走向正规化、标准化、程序化。 这时,美国管理学之父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和《科学管理》两本着作,其基本观点是企业必须采用科学化、标准化、规则化、程序化管理方式去替代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模式,以提高企业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泰勒理论主要有以下这些内容: 一、必须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二、制定科学标准的工作方法; 三、实行激励性的工资制度; 四、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就是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论,具体做法是企业必须设立专门计划部门,主要任务是:1.进行调查研究,以便为制定定额和操作方法提供依据;2.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3.拟订计划、发布指示和命令;4.把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便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此同时,执行职能由工作现场的工长进行,他们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和指示,使用标准工具从事实际操作。泰勒把这种职能分工作为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使分工理论进一步拓展到管理领域。 此外,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和韦伯的六大管理理论也是科学型管理方式的重要理论。 受此影响,欧美各国企业纷纷对员工进行选拔和培训,制定标准工作程序,对企业工艺技术、作业环境及图纸文件进行标准化整理,制定科学工作法,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采用计件工资制,进行财务成本控制,以达到低投入、高产出之目的。 20世纪初欧美企业科学化管理风潮中,企业纷纷摆脱传统的家族化、作坊式和粗放型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体制、人员结构及日常生产运作中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实现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学管理型模式的转化。 由于普遍采用科学型管理模式,欧美企业创造了20世纪初辉煌的经济奇迹。 第三,现代型管理阶段 20世纪7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诞生,其主要代表为马斯洛、戴尔卡内基、麦戈里格和哈罗德孔茨,代表着作为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和《动机和人》、戴尔卡内基的《如何羸得朋友和影响人们》、哈罗德孔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此外,麦戈里格的X理论、Y理论也发挥了巨大的影响。 现代型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为:人的自我实现要求为企业发展创新的最大动力,因此,企业管理必须以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