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软件技术
返回
合布线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9p
    2.1综合布线简介  现代的建筑物,其楼内信息传输通道系统(布线系统)已不仅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就能够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协议及多种厂商设备的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传输线路要能够在若干年里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支持各种系统应用如通信网络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本身又具有开放、兼容可靠性高、实用性强、易于管理、具有先进性、面向未来的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建筑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现代化办公环境,要使主要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必须在大楼内采用各种现代设备(通信、电脑数据处理等)。而一切系统都是以电脑和通讯技术为基础,这些系统内部连接和与其他系统及外界的互连,都需要以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否则完全难以适应管理维护、系统更新的需要。而设备的更新变化、新增又引起线路等的更新,从而引起费用和多方面的问题。在建筑期和使用期前就降低布线费用及日后维护费用,这便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功用和优点。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由各种系列的部件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合铜缆或光缆),电路管理硬件(交叉连接区域和连接面板),连接器、插座、适配器、传输电子设备(调制解调器、网络中心单元,收发器等),电气保护装置(电浪涌保护器)以及支持的硬件(安装和管理系统的种类工具)。  办公室综合布线系统能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环境,即它的所有信息插座能由它所支持的不同种类的设备共享,这就是说同一标准信息插座,可方便地通过跳线定义后即可接插不同通讯协议水同种类的信息设备。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在传统布线方法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其线缆的传输能力百倍于旧的传输线缆,接口模式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并把旧的各种标准兼容在内。因此用户无需担心目前和日后的系统应用和升级能力。它采取了模块化结构,配置灵活,设备搬迁、扩充都非常方便,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建筑物布线的死板。混乱、复杂的局面。2.1.1综合布线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采用星型结构布放线缆,可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的进入综合布线系统中,其六个子系统分别为:工作区子系统(WorkLocation)、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干线子系统(Backbone)、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建筑群子系统(Campus)等。综合布线系统所要求遵循的国际标准为ISOIEC11801及TIAEIA-568-A。国内综合布线系统标准也由邮电部于1997年12月30日正式颁发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规范》,并于1998年1月1日正式执行实施。2.2智能布线系统的应用环境  在电话、数据、图像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智能子系统中,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作为传输的基础媒介,通过综合布系统管理子系统完成对各个应用系统的连接和组网,进行系统的调整和分配。2.2.1计算机网络系统  目前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已从初期的单机,单网的小规模单一应用向大型化、集成化和综合型的方向发展,其体系结构也经历了集中式,集散式和分布式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总体上看,随着管理、业务系统的大型化和覆盖范围的扩大,人们不可能只是不断地更换性能更强的主机,分布式处理已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尤其是远程计算机网,一般分为面向数据通信和通信子网和面向计算机系统互连的用户资源子网两大部分。  该类应用主要表现为,用户资源子网主要是由用户的局域网(LAN),各子网与主干网的互连及其对主网上的公共服务设备(中心服务器)的访问实现。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它包括传输线路,集线器,网管中心等设备。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计算机网络性能好坏的关键,计算机网络的主要设备是集线器、交换机(Hubtch),它们事实上是一台专用计算机负责数据的转换及提供用户入网的接口,管理全网运行及用户入网等业务的是网管中心。注个网张册初始化,错误恢复,扩充,拓扑更改,用户入网登记等业务均由网管中心统一管理。计算机网络主要提供以下的功能:·网内信息传递,包括在不同计算机的进程之间,如远程过程调用,在不同计算机之间,如文件传送,在不同的用户之间,如电子邮件(E-mail)。·网络虚拟终端,用户可以通过它从本地计算机系统去访问网络内的其它的计算机系统。·远程文件访问,适用于分布式处理的情形,文件维护,文件访问效率高。·资源共享,如电子新闻,信息发布服务和设备资源共享,如远程打印等。2.2.2通讯系统  通讯系统将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宽频带,高速率的语音,数据,图象信息。主要包括话音通讯系统,图象通讯系统两部分。2.2.2.1话音通信系统  主要功能是向所有用户提供电话服务心脏对外的通信线路,话音通信系统由集团电话通过综合布线系统连接用户分机椹,并通过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子系统把话路(Channel)向所有用户灵活分配。该系统主要包括电话语音传输(包括智能数字电话),计费系统,内线广播等应用。PABX一般设置在综合布线主机房内,由主机至用户桌面使用综合布线系统。  电话机与综合布线系统的连接步骤是:  在集团电话连接综合布线时,直拨电话可直接把外线连接到主配线架的话音区,而中继线经过集团电话系统与内线相连,内线再连接上主配线架,构成分机电话线路。2.2.2.2图象通信系统  图象通信系统主要为模拟图象通信、数字图象通信和会议电视等。它为所有用户提供对内及对外的图象通信通道,适应将来ATM,B-ISDN业务发展的需要。会议电视系统能够通过通信网络系统(包括楼内网络及电信广域网络),把相隔两地或几个地点的人员联结在一起,互相传递各种图象,数据资料信息和伴音信号,以现场会议的形式实现计算机化的局域或远程信息沟通。  会议电视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支持到图象传输公用网或专用网,再经公用网或专用网传输到远端会议中心。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会预留一定数量的端口,供图象通信系统使用。因而使用综合布线系统以后,图象信息点的数量可以随意增减和改动,与电脑电话端口互换。另外根据应用情况设置对外图象信息点接口,各图象信息点通过综合布线系统与对外的图象信息点相连,并配合图象传输设备与外界进行沟通。2.3朗讯结构化布线系统  朗讯科技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发明者和倡导者,1983年由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第一个推出综合布线系统;概念并于1985年首先推出SYSTIMAXSCS端对端结构化布线系统;1988年由朗讯科技首先推介110型连接管理系统,后面为工业标准的蓝本;1990年首创享有专利的10612061高性能UTP双绞线线缆,并成为五类线缆的;1992标准年底首先推出智能广场综合布线系统(IBS)及开放办公环境布线解决方案(Open-OfficeSolution);1993年首次推出High-5系列支持100Mb的TP-PMD应用的布线系统;1994年5月首先实现超五类线缆传输622MbATM应用;1996年初首先推出支持622MbATM应用的PowerSun(超五类)端对端产品系列。  朗讯科技第一个于1992年将综合布系统引入中国,同年在北京办事处设立环球专用系统部并开始朗讯科技综合布线系统推广工作,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朗讯科技始终与中国的邮电部,建设部,电子部及各大设计院保持着密切的往来与合作,协助各大部委先后制定出《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详解手册》,《北京市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等,为中国的智能楼宇的标准化,信息化,宽带化,数字化作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2.4朗讯综合布线系统主要优点2.4.1兼容性  SYSTIMAX是一套全开放式的布线系统,它具有标准化的规格和全系列的适配器,可以适应大多厂商的设备;该系统能够把不同传输介质的系统全部转换成同一非屏蔽双绞线(UTP),通过双绞线传输话音、数据、图象、视频信号、楼宇自控及门禁系统信号等;采用多模及单模光纤可远程高速传输数据及高清晰度图象信号,可支持目前所有数据及话音设备厂商的网络系统。2.4.2灵活性  由于所有信息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物理结构采用星形布线方式,因此所有信息通道是通用的。每条信息通道可支持电话、传真、多用户终端、10Base-T工作站、令牌环站及HP,DEC,IBMAS400e,RS6000,ES9000主机及100Base-T,155Mbs及622MbsATM甚至1000Base-T应用。所有设备的开通及理发不需改变布线系统,只需增减相应的网络设备及做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系统组网也可灵活多样,甚至在同一房间内可以多用户终端、100Base-T工作站、令牌环并存;各部门即可独立组网又可方便地互连,为合理组织信息流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4.3可靠性  SYSTIMAX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并采用组合压接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信息通道,所有器件均通过UL、CRS、ISO及ATM标准组织认证,信息通道都要采用专用测试仪器校核线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布线系统全部采用物理星形拓扑结构,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线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线路的;运行同时为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而保障了网络系统可靠运行。各系统采用相同传输介质,因而可互为备用,提高了备用冗余。2.4.4先进性  SYSTIMAX采用极富弹性的布线概念,采用光纤与双绞线(UTP)混合方式,极为合理的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系统。所有布线设计均采用世界最新通讯标准,所有信息通道均按国际布线标准采用八芯配置,通过双绞线最大速率可达到622Mbps及1.2Gbps,对于重要部门可支持光纤到桌面(FTTD)的应用,干线多模光缆可设计为500MHzkm带宽,为将来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容量。通过主干通道可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同时物理星形方式为将来发展交换式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Lucent的承诺是一次布线,十五年到二十年不落后。早期国内的布线实践也就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