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对于协同软件市场的意义 | ||||||||||||||||
企业用户对于协同有着强劲的需求,协同也有搭载OA遍地开花的成功范例,这让协同软件市场具备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企业用户对于协同有着强劲的需求,协同也有搭载OA遍地开花的成功范例,这让协同软件市场具备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协同软件(含工具、平台和应用系统)看作是嵌入了协同理念和技术方法的组织结构和流程设计,在其中规则和规范通过技术方法而规制化了。在协同软件中协同及其相关因素的运转也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毋庸讳言,OA是组织协同的重要工具和平台。而OA在企业及其他组织中的普及,正说明了组织对协同的内生驱动因素是多么强烈。协同OA近几年几乎普遍地取代了OA,更加突显了企业组织对与协同的需要的迫切与持久。 从企业协同的理念到功能设计取向 企业运转和管理对协同的需求说到底是人、资源、作业(项目)的协同。根本上是人的协同。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借助对协同的本质的分析才能说清楚。从根本上讲,协同并不神秘,也不复杂。协同本来是指的一个系统的要素(元素)的配置的主动优化行为。核心是主动优化。主动性来源于目的性。在物理系统中虽然也存在自组织、自寻优的现象,但我们并不称其为目的性,而认为是对某种规律的遵从。 在社会系统中情况就复杂多了,自主性、开放性是其突出的特征。协同的本质就是打破资源(人、财、物、信息、流程)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使它们为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调的运作,通过对各种资源最大的开发、利用和增值以充分达成一致的目标。 这是协同的一种定义,也是协同软件厂商名易的协同理念。名易对协同的理解包括着三个与企业运作相关联的思想:“信息网状” “业务关联”和“随需而应”。。信息网状”思想在于建立一个立体的、多维的信息获取、共享和使用的环境,无论信息的来源、结构是什么,都可以得到统一的管理;同时,协同平台为这些信息节点之间提供了立体化的“网状”关联通道,从任何一个信息节点都可以到达任意的相关信息节点,极大地方便企业获取完整的、真实的信息。“业务关联”则是提供对各个业务环节进行整合的方案。使得协同平台可以面向整个业务过程来进行管理。表面上看在协同平台中还是采用某个模块或某个功能完成某个业务环节的要求,但随之这个应用可以自动启动其他的关联应用,并完成相关数据的更新。使得企业无需在不同应用平台之间切换便可以完成对业务链的管理。4随需而应”是将企业的。人” “财”。物” 。信息”和“流程”进行充分的整合。 在协同平台中,这些资源可以实现各种关联,当企业由于某个目的触发一个应用的时候,相关的资源可以随之被调动并被自动加入统一管理和协同工作的环境中,从而进行紧密的协调和运作。名易的理念显然是正确的,但是似乎太宏观了,不够具体。 熟悉运营和管理软件的人立刻就会意识到,名易在这里对协同的诠释绝非协同OA所能涵盖,而是包括了企业运营和管理的每一个层面和环节。在这一点上。几乎所有的协同软件厂商都统一于这个“口径”。大家明白,协同在组织的每一个层次都存在,每一个环节也都离不开。无论是财务管理、ERP、、SCM、HRM,还是竞争情报系统、系统,没有不涉及和需要协同的。协同是组织运营管理处处都用得到的引擎和工具。问题是怎样把协同工具和引擎“装”进去、“构架”起来。 上述通过对名易倡导的协同理念和功能设计的分析可以看出,协同厂商向市场承诺的远非一个(OA)工具和平台。协同厂商们的心思大着呢,大到企业。人、财、物、信息、流程”的所有层面和环节。 可以这么讲,那里有团队、哪里有运作与管理,哪里就有协同。协同软件厂商们一定希望再进一步,加上一句, “哪里就应该有协同软件,至少应该有协同引擎嵌入其系统之中”。这话有些大,但却并非不靠谱的大实话。从名易大幅度增资协同软件主流厂商名易名易的举措。也应该能看出管理软件领导厂商对这种“协同”入主“管理”的认同。同是协同软件领导厂商的名易名易则非常注重工作,并倡导具有独创优势的二元工作流技术。这就更可以看到协同软件厂商“进入”企业全程管理和运营的深远布局。 协同软件厂商的这种应用市场布局使得协同软件的功能设计面临尴尬。因为这种应用取向要求你的软件功能必须是企业中普适、通用的,而产品能够进入企业“落地”的要求又必须是独特而具体的。如果不是如此的话,协同就必须借助一个“车子”才能开进企业。协同系统的成功作为一个范例,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企业内生的协同驱动因素 协同是一种行为方式选择的趋向。也是一种行为方式和过程。在企业组织内部,天然地具有产生和实施协同行为的驱动因素。这种因素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从组织成员个体的方面由于需要提高自己的作业效率、利用资源或者节省成本,自然地希望和要求组织和其他成员配合和帮助,这使他本能地对他人发出协同请求。这种请求不可能得到被请求者单向的持续性回应,除非这种回应能得到同样的。协同”回报。在组织中不附加给予他人回报的自发协同请求,严格意义上称不上是协同。 表面上看,响应这种协同请求会使请求者的状况变好,同时并不使得其他人的状况变坏,似乎构成一种帕累托改进。但事实上。协同请求的响应者却为此付出了精力和时间。这在严格意义上就不是帕累托改进,因此,这种协同的响应就不会自然地发生。如果考虑到协同请求者为了获得他人的积极响应.必然会对他人给予回报,即响应他人的协同请求。 在一个组织中,成员之间的互动属于连续多次性交互。因而一定会形成一种均衡结构--一种互惠互利的协同互动状态。这种协同具有随机性,协同程度较低且依赖于组织的结构性质、业务流程、人际关系状态和文化氛围。这就构成了组织内部的自发协同。自发协同的效率是非常有限的.带有很大的随机性,人们为这种协同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并且常常会由于种种原因被削弱和阻断。这种白发协同的驱动因素是恒久存在、持续地发生作用的。这种作用其实是顽强的,虽然作用和水平有限。 从组织整体的方面来讲,协同的需求从来都是强劲且迫切的,因为组织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协同工作(运作、操作)一件或者一些事情而构建的。从组织内部来考察,组织提高效率的要求持续不断。除技术创新之外。组织效率的提高主要有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就是充分发挥组织的资源效率;第二部分是降低组织内部的运作(交易)成本。这两部分效率提高的有效工具就是协同。因此,组织会持续不断地要求提高自身的协同能力和水平,并把这种要求施加到所有成员的身上和行为中。 组织的这种协同需求可以以多种形式加以满足。比如以教育引导的方式.培育成员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也可以通过组织纪律、规范来要求成员之间的协作。当然.组织结构、流程设计本身就要求成员之间的协同工作,这是规制化的,不需要强调。组织会通过种种方式来改进结构调整流程。其中重要的目的之一也是提高企业的协同程度和能力。结构和流程的改变对组织成员的协同优化要求是强制的,这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个事实:结构和流程对于人(成员或员工)而言。可以视为协同的工具和平台。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协同软件在企业组织中的意义和价值。 OA是协同,协同远非OA 协同软件市场成功的范例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统一通讯,另一个是协同OA。统一通讯实际上是广泛连接交互联通的要求,这一层面的市场发展非常快,是协同工具进入企业应用的成功范例.互联网厂商、即时通讯、WEB2.0、通讯运营商.甚至通讯设备厂商如思科都很好地进入了这个市场。但是人们似乎不把它归类于协同技术、协同软件、协同市场,也许正是它的广泛应用,反而使人们不觉得它是独特的协同工具,或者人们不这样称呼它了。这一点我们将另文讨论。在本文中我们着重探讨协同协同管理系统对于协同软件市场的重要意义。 协同管理系统对协同软件而言可以说意义重大。虽然OA就是协同,而协同远非OA,但协同管理系统的确是给了协同软件一个在现实的企业和软件市场落地的机会和。壳”。就像股市中的。借壳上市”一样。在协同OA遍地开花之前,点击科技就开发出了协同软件产品——竞开协同之星.但是并没有在市场上开花。让王志东最郁闷的事情,莫过于企业用户宁肯让OA落地生根,就是不给协同软件着陆的机会。这里说的协同软件,是指的所谓“纯协同”软件,笔者觉得称为协同引擎或者中间件更好一些。 点击科技在开发出协同之星之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市场营销,还力邀原北大方正富有渠道销售经验的副总冯沛然加盟。从事协同软件的推广销售。王志东还亲自出马.到处宣讲协同软件。要说可是真没有少跟企业客户们费嘴皮子.以当时王志东的影响力推广一款价格并不太高的软件产品,应该不会太困难的。无奈企业就是不买账,到头来也没有卖出去多少套产品。倒是后来OA厂商纷纷“协同”了起来,协同OA纷纷出笼,市场很快就打开了。几年来,协同OA几乎把企业保有的协同管理系统系统给洗了一遍牌。在后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对这个问题不断反思得出一个结论,对于企业应用软件而言,你的引擎再好。也得装到一辆“车”里或者“飞机”上,才能“开进”企业去。除非这是一款个人工具。 协同OA对于协同软件市场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个把协同引擎装进“车子和飞机”再“开进”企业去的成功范例。依此范例,协同软件市场的想象空间很大。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协同的文章,结尾有一段话我很赞同。他说, “我们不妨回归到将管理软件视为实现管理目标工具这一本位上。软件厂商所专注和擅长的,首先应该是工具的设计。既然实现协同管理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创新工程,那么不妨把思路放开一些。让涉及企业管理和软件渠道的多方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协同的生态链。”从现实的观点看,协同引擎和工具将搭载ERP、知识管理企业竞争情报系统、CRM等应用之车.形成新的产品形态或者以中间件、协同平台等形式构成其应用和市场形态,迎来一个协同软件的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