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成本管理系统能为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 ||||||||||||||||
1、成本测算 成本测算主要为后期制定奠定基础,而目标成本则可理解为项目过程中成本管控的上限。对成本测算而言,目前业内比较优秀的做法是在项目投资论证阶段,企业站在投资收益和多视角认知角度,要求设计、营销、工程等部门参与、由造价工程师根据企业自身的成本数据库体系,以及以往项目的成本结构经验、项目规划指标、产品规划指标和基于单方造价及测算模型,最终科学形成相对精准的测算成本。整个测算的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层层汇总的聚合过程。 2、 后,企业根据确定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对过程中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进行预防和提前谋划,最终以保障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环节: 1)目标成本的确立及合约分解 从测算成本开始,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相应完成后,最终确立该项目的目标成本。目标成本一旦制定,成本经理就要基于合约规划理念对目标成本进行自上而下的层层分解,预估出未来将要签订的合同大类和细则。 ●目标成本确定 目标成本具体在什么阶段确定根据每个公司的管理水平而定。一般而言,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都是在施工图纸出来之后确定目标成本;但一些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也开始将目标成本的确定前置到了扩初阶段甚至是方案阶段,并在不同的阶段形成不同的版本,例如某标杆企业就将目标成本划分为土地版、启动版、方案版、基准版等多个版本。 ●目标成本分解 目标成本一旦锁定,接下来就由成本负责人按照自上而下、逐级分解的方式分解为合约规划。对于成本管理经验比较丰富的企业来说,合约规划可以一步到位,细化分解为各层级的明细合同;但对成本管控水平相对落后的企业来说,则讲究量体裁衣,分阶段、抓主干实施,成本经理可以先按科目大类分解出合同大类,随着项目推移,不确定因素逐步明朗后,再进一步将合约细化。另外,在项目招投标之前,相应的合约规划务必提前分解到位,这一点是由目标成本管理自身的提前谋划、防范未然的管理思想决定了的。 2) 动态成本管控是企业过程管控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成本控制,主要是通过前期制定的各明细合约规划来指导和控制实际过程中合同签订与变更。从管控的角度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控制要求,分别设置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相匹配的预警指标和强控指标,以此有效管控每一个合同的变更和超付。 ●预警指标 当该大类或明细成本超过预警指标时,系统会向相关负责人(比如项目成本经理)发出报警,提示该合同可能出问题了,但从问题严重性来讲,该合同还可以继续签订和暂时运行。 ●强控指标 当成本超过强控指标时,系统向相关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发出报警,此时该问题合同就必须暂时停止,等待上级领导的严格审查,此时的合同最终履行就必须经过专门的审批流程,通过调整目标成本后,继续签订合同。 3)成本回顾 成本回顾是对成本实践的总结和后期审视,企业通过建立成本定期回顾机制,成本经理在项目开发的各个阶段将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动态成本异常问题,这样就可以真实反映出成本控制现状如何,问题如何,并且通过信息化系统,成本问题的严重级别也一目了然。具体讲,成本回顾工作主要包括三项: 第一是对已发生的合同与合约规划进行对比梳理; 第二是对未发生的合同进行清理; 第三是根据对成本的回顾、分析,调整刷新资金计划。 通过成本回顾,企业就能清楚知道哪些成本发生了异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及问题有多么严重等等。 3、名易软件房地产成本核算 项目竣工后都会进行成本核算,而成本管理在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表现为两类: 第一类:财务核算、会计做帐。由财务人员基于同一套真实的运营数据,根据税务会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不同需求,通过不同的规则进行成本归类,编制不同的财务报表,既能真实的反应出公司的运营情况,又能满足各种账务需要。 第二类:是成本经理对项目进行成本分析与总结,并沉淀成本数据库。成本经理将项目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内、外对标,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评价,同时沉淀有价值的成本数据,形成成本数据库(其中主要包括项目的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同时为后续项目提供指引。 另外,项目成本的过程管控还要注意在企业内外对标。具体对标时需要从三个维度去参考:即与本公司其他项目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对标;与同行的成本数据比较;与同区域的项目成本数据进行对标。 双线并举、合理聚焦,解成本管理之困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对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这双线理解模糊,要么不清楚到底各自归属于哪个阶段,要么不明白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相互关系,使两条主线各自为政。应该说,双线管控、合理聚焦的合约规划的成本管理思路对成本实现了有效的预防和对比调控。 1、成本核算要求算得精、算得准 成本核算的管理思路主要应用于成本全生命周期的一头一尾,即事前的成本测算和事后的成本核算。成本测算和核算这两个阶段都在于了解各产品的成本构成明细,一方面为目标成本的确定提供可靠支撑,另一方面需要真实掌握项目的实际成本控制情况,沉淀成本指标库,为后续项目的成本管理提供参考。因此,此阶段的管理要点在于算得精、算得准。 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是以造价的思维,对建安及非建安类按自下而上、层层汇总的方式进行成本预测。测算的层级越深入、越明细,就越有利于测算成本的准确可靠。 2、成本控制要求控得住、控得牢 成本控制主要作用于成本全生命周期的中间环节,也即项目开发阶段。实际上,成本控制管控的要点就是控得住、控得牢。作为控制线,它更倾向于总量级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具体手段为:将目标成本分解为合约规划,通过合约规划来指导实际的合同签订及变更,将成本的控制任务具体转化为对合同的严格管控。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目标成本在分解成合约规划时,一般科目大类合同都不是百分百分解完全,而是预先留有余量。通过合同的实际执行和阶段性推进,这个余量的具体变化,就像一个反映动态成本的晴雨表或蓄水池,余量越多,就意味着成本控制的空间越大,企业对成本管理备用粮充足。通过对余量的监察与管控,就能实现企业对成本实时的、过程的、甚至艺术化的控制。 3、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辨证关系 在成本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中,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两条管控主线虽然分别作用于不同的管理阶段,但两条主线并非没有关联。我们通过对一些房地产地产管理原型的研究以及现场演练,发现了成本核算树(成本核算科目层级的分解模型)与成本控制树(成本控制科目层级的分解模型)较为科学的关联点。具体讲两者以目标成本科目这一层级为分水岭核算和控制在目标成本科目及其以上的科目层级保持一致,其分水岭就体现在下一级的各自分离。成本控制线就是按照合约规划向下分解,成本核算则是按测算明细科目向下分解,所以两者分解的思路完全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