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立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 ||||||||||||||||
近几年来,周村区按照财政部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不断加强完善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积极探索资产运营新思路、新方法。2009年冬至2010年春,遵照财政部统一部署,省、市相继布置全面建立“山东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工作,对此,区财政局党组高度重视,积极抓住机遇、巧借东风,多次专门听取汇报,研究部署,扎实推进。先后分段完成了系统设置、财产清查、数据导入、检测入账、填制报表、提报资产等工作程序项目。2010年5月5日,全部122家部门单位成功汇集数据,经检测、对比分析后,于7日提报市财政局,市财政局对周村区汇总数据进行了过录检测与对比分析,认定周村区数据真实、合理、有效,率先通过初步审核,取得初步的阶段性成果,为全市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系统建设工作过程中,我们结合周村区实际,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同时也显现出当前工作的不足及问题,对工作的改进方向和强化提升进行了些许思考,在此与各位领导、专家、同仁共同探讨。
一、目前周村区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存量及监管情况 截止到2008年底,周村区纳入预算管理,并参加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年度统计和年度统计检查的有:一级单位41家,二级单位65家,企业化管理单位5家,乡镇街道办事处8个,共计119家单位。总资产68814万元,总负债20953万元,净资产合计47861万元,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总值46015万元。其中:办公用房、文化教育用房以及其他建筑面积53.35万平方米,价值24328万元;土地84.46万平方米,价值3469万元;车辆及其他交通运输工具602辆,价值7090万元。 几年来,区财政局严格贯彻执行上级制定的各项国有资产政策法规,积极落实各项工作程序规定,由于受区属部门体制及经费拨付机制等诸多方面客观因素影响,区财政局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涵盖面略显单一,主要停留在每年一次的产权登记及统计上,工作成效不大,管理职能薄弱,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资产处置环节,缺乏公正、公开的原则性 从宏观上讲,财政等部门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监管,但实际工作中存在资产管理的真空地带。管理权和使用权分散在相应的各职能部门中,管理标准、口径、方法不统一,管理责权难以划分,部门之间不易协调,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相脱节。致使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产权转让、报损、报废等资产处置时,不向财政部门申报,不经批准随意处置,自行作价贱卖国有资产现象时有发生,在资产处置环节,没有很好地坚持审批控制和公正公开原则,造成部分国有资产流失。 (2)资产使用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在国有资产管理的现实中,在各国有资产的实际控制人的潜意识里,这就是他们部门的财产,由此形成了“各自所有,各自为政”的利益分配格局。由于可以无偿占有和使用,各单位总想方设法多向财政要求资金,多占用国有资产,而不顾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由此引发单位、部门之间相互攀比,使资产配置不合理,造成单位间办公条件和福利的苦乐不均。由于部门各自为政,没有管理部门优化配置、调剂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缺乏规范化管理,对使用情况又疏于监督和考核,所以,不仅设备重复购置严重,还造成资产闲置,利用率低,损失浪费严重,其中固定资产尤为突出,部分单位公房闲置或出租,公车私用,设备使用率低,多年闲置,缺乏保养,损坏严重,最后只能淘汰或者以较低的残值处理,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资产收入环节,缺乏有力的征收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转经”行为,有时会引发国有资产流失。部门单位为了自身利益,总是将尽可能多的剩余国有资产对外经营,形成经营收益。但由于“非转经”后,申报审批不及时,财政部门不便直接向经营者追索投资收益和所有者权益,单位能直接从中得到利益,这就使得单位争相办经营实体,甚至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如何创收上,这既违背了“非转经”以弥补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不足的初衷,也影响了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更是造成单位“小金库”的滋生及财政收入的严重流失。 (4)资产配置环节,缺乏必要的审批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虽然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名义上是国家所有,但实际上是各个单位行使着资产的控制权。由于区县级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不完善,没有统一的资产配量标准,相关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和配置资产时,缺乏科学的参考依据,造成配置标准不统一,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性和有效性,也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对单位使用非财政资金购置资产不受约束,一些单位购置资产不顾实际需要,超标准构建资产,不仅增加了购置支出,而且在使用和维护方面每年还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加重了单位的经济负担。虽然财政部门每隔几年就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搞资产清查,造册登记,但各个单位和部门敷衍对待,草率填写,使政府一直无法核算其要实家底,财政部门拿到资产清查统计报表,账面价值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经济上的意义,造成产权虚置,家底不清。 二、全面建立“山东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情况 遵照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周村区自2010年2月份开始安排布置全面建立“山东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使系统建成后达到“与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相衔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增强财政工作透明度”的目标,财政局党组高度重视,作为今后开展国资监管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平台来抓,扎实推进系统建设的各项程序步骤。 (1)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汇总的主要数据结果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区财会人员经过近半年的辛勤努力,周村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先后分段完成了系统设置、财产清查、数据导入、检测入账、填制报表、提报资产等工作程序项目。5月5日,全部122家部门单位成功汇集数据,经检测、对比分析后,于7日提报市财政局。系统提报的资产总额为914430610.99元,提报的固定资产总额为537132075.07元。市财政局对周村区汇总数据进行了过录检测与对比分析,认定周村区数据真实、合理、有效,率先通过审核确认,自10日起,省财政厅对全省各地市数据进行集中会审,下一步全省将省、市、县三级财政大联网,统一加载各项系统管理程序,实现全省行政事业资产动态监管。至此,周村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取得初步阶段性成果,为全市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2)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展情况 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开展期间,区财政局及时做好系统维护、技术指导,政策解答、信息沟通等工作。首先对资产量大、下属单位多、情况复杂的部门单位,分别召开调度会议进行重点再安排;其次对所有设置用户单位其“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登录,参数设置,财产清查,单位部门、人员、地点数据库的录入、审核确认、导入系统等进行了巡回督导与具体操作演示。针对运行中暴露出及单位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同电脑公司联系协调,进行了系统及时完善升级与优化,保证了系统正常开通。督促、指导各部门、单位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经费紧张、操作烦琐等困难,积极行动,保证了整体进展圆满顺利。 (3)结合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了资产信息资料 在整个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期间,我们严格履行相关裎序、执行相关规定。首先,在资产清查时,对部分单位应报未报的资产,全部提报系统;同时对年久失修,早已丧失使用功能,长期挂账,应报废未报废的资产,为促进全区“山东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展顺利、数据真实有效,本着实事求是、快捷高效的原则,经调查核实、研究批复,一并进行了账务处置,未再提报系统。其次,严格按照系统规定审核工作步骤,按系统提示及时检测、修改数据,审核无误后才进入下一工作程序,确保了系统设置及基础资料的准确完整。最后,在填制、提报报表阶段,对各部门单位运用系统及时审核数据,“逻辑性审核”全部修改通过,保证了资产报表表内、表间钩稽关系正确无误;同时对“合理性提示”发现的警告信息也认真核实,全部修改通过。整个系统建设期间,共核实批复各部门单位调整、核销不实资产186项,价值202.5万元,实现了账实相符。 (4)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工作措施 建立“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资产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工作基础差、信息采集量大、工作质量要求高、操作烦琐,时间紧、任务重。我们面对重重困难不等不靠,把“信息系统”建设当做2010年财政、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按实施方案规定和要求如期做好各项工作,确保省、市、县财政大集中如期运行,周村区这一节点不出问题和差错。对此,我们首先制定了岗位职责,明确工作程序要求,强化落实了各项工作责任。其次对部门、单位系统建设的各项任务进行了细化,工作节点进行了明确,建立了动态进度表,及时调度汇总各单位建设工作进度。同时根据系统建设各阶段的不同工作任务,及时印发工作项目“明白纸”和具体程序设置操作书面说明,下发各部门单位,指导、催办面上工作进展。分别于4月中旬和下旬对行动迟缓、进展滞后的31家和17家部门单位下达书面催办通知,促进了面上工作的整体进展。特别是对由于网络连接及操作技术等原因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和迟缓的单位,为不影响全区系统建设进度,对上述各单位分组,排定时间,自4月份开始,集中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要求相关单位携带基础资料到区财政局,分批集中帮辅其导入资产数据,检测资产入账,填制提报资料,保证了各单位平行进入每一阶段建设任务,促使全区系统统一升级,建设工作整体推进。 (5)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情况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抽调集中各专门人员,采取“集中人员、集中地点、集中时间”的“三集中”工作方式,积极落实推进。及时制定了《全区系统建设方案》,做好了设备采购安装,系统用户摸底调查等前期准备工作。根据单位状况,对区直103家独立核算单位(其中一级预算单位12家,二级单位91家),乡镇、办事处19家(其中一级预算单位9家,二级预算单位10家),共122家单位设置为系统用户组,涵盖了区直及乡镇、办事处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保证了系统建立的用户完整,资料完善,数据真实有效。 三、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为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应有的作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只有切实解决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一个产权明晰、配置合理、处理规范、管理有序,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充分发挥效能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才能更好地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认真履行职能,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顺利发展。针对目前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的不足之处,提出以下建议: (1)充分利用“系统”建设成果,整合优化存量资产,努力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山东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对存量资产建立了翔实、全面的信息资料,为调整优化分散于各部门单位,未能有效监管的各类资产,提供了难得的良机。按照分类区别对待的原则,一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的资产,应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公开竞价招标,取得收入扣除相关税费后,缴入财政。二是对区内公益性广告以及其他无形资产,实行公开拍卖,拍卖收入按非税收入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三是切实整合各类办公资源。特别是对超标准配置的办公用房、办公设备和小汽车通过财政部门调剂后,仍有闲置的,实行公开拍卖,彻底该表人均占有资源不同,非特殊原因部门单位占有资产不均现象。四是利用行政事业优质资产,组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使国有资源向资本化转化,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和投融资功能,为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做出积极地更大的贡献。 (2)完善规范管理机制,推动资产管理科学创新 建立规范的资产管理制度,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保证。首先,在资产配置环节,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资产信息系统建设成果,对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国有资产的均等化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分类制定统一和规范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和相关实物费用定额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存量,以存量制约增量,以增量调整存量,合理配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其次,在资产使用环节,财政部门要充分掌握行政事业单位现有资产存量及使用状况,盘活存量,促进资产的有效利用。同时,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外有偿使用国有资产的监管,实行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审批制度和等级备案制度,对单位的对外有偿使用资产实行跟踪管理。在资产处置环节,财政部门要以规范资产处置程序和加强收益监管为重点,细化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范围、调剂、申报程序、审批权限以及收益收缴等,把资产处置管理与资产配置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序的资产管理良性循环机制,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并且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资产使用及处置过程中涉及的专业中介评价、鉴定机制,建立评估档案管理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活动进行有效监管,实行评估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同时,在资产管理基础环节,积极督促协调各部门制定规范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实物管理、价值管理和财务管理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使行政事业资产管理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迈进。 (3)切实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管理职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涉及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三个主体。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主管部门对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其承担着国有资产管理基础环节的工作,它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但是从周村区目前情况看,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缺乏,大都是由财务处(科)兼管国有资产,财务人员兼职负责这项工作,但兼职人员缺乏重视,常常疏于管理。还有个别单位把国有资产片面理解为就是固定资产,以人员紧缺为由让不懂业务的办公室后勤人员分管这项工作,这种状况与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性要求相去甚远,使国有资产管理的许多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资产监管缺乏力度。对此,要按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管理、单位占有使用”的原则和财政部令第35号、第36号规定,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的职能职责。在摸清资产存量的基础上,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同时要紧紧围绕“改革、规范、盘活、提效”的工作思路,建立国有资产监管创新机制、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新形势需要的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的监管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