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们,坐在你后面的不仅仅是单子 | ||||||||||||||||
最近我上下班都在“打的”,考虑到“专车变黑车”的事件还在闹,于是每坐一次出租车,就顺便问问司机们一些相关的问题。 出租车司机们之所以这样闹,从最表层来说,专车的确抢了他们的生意,让他们的收入有所减少;从根本来说,还是“份子钱”作祟,导致他们的生活过得紧巴巴,但是他们却不太愿意直面这个问题。此外,好多出租车司机们也没意识到,他们的客户群体开始被分离,要找回失去的那部分已经不再单纯是价格的问题了。 出租车司机对“专车”有敌意 每次我问出租车司机“打车客户端的专车是咋回事”的时候,司机们都惊人地一致回答两个字“黑车”。虽然他们对这个词汇有些抵触,但是还是愿意谈谈他们最近的状况。 在最近5次的交流中,出租车司机们都表示,生意难免受到影响。他们当中有三个觉得这影响主要发生于上下班高峰期,因为消费者在这段时间的确很难打到车。不过从身边的案例来看,这些使用专车服务的朋友,在非高峰期的使用频率也不低,出租车司机并不完全了解情况。 “我们一年365天没放几天假,连年三十都要算这个(份子)钱。他们没交那个钱,就去揽客,这怎么行?这样下来,他们成本比我们低很多,当然不干啦。”在聊起出租车司机罢工事件的时候,昨晚载我回家的邓司机要原因说得要相对直接一些。以深圳的情况来说,出租车司机签约的时候要交9万块的押金,合约到期才能拿回去,此外每个月要交1万5左右的份子钱,这负担并不轻松。 据何师傅的反馈,他身边有人去做了专车的司机。虽然没有网上宣称的2、3万,但是保守估计7、8千是有的,而且相对轻松一些。他们的收入比何师傅要高,不过何师傅表示并不想过去,理由如下: 1、签了合同,押金扣在公司那边,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2、专车是否合法,深圳这边暂时还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态度,一旦被鉴定为黑车,到时候出租车司机肯定会闹,不想搅这滩水。 出租车司机对“专车”有些敌意,完全可以理解,毕竟生意受到了影响。不过一些顾客愿意选择更贵的专车服务,除了补贴驱使外,出租车司机是否思考过自身的原因? 部分老顾客在“逃逸”什么? 在跟这几位出租车司机交流后,我发现他们并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去面对份子钱的垄断问题,尤其是深圳地区。因为到深圳开租车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并不见得会团结一起来争取自己的利益,只有本地人居多的小城市才能联合起来闹一闹而已。相比之下,他们更希望政府能够把这些专车列为“非法运营”,或者让他们交份子钱。 遗憾的是,司机们,并不愿意从自身角度去挖掘部分老顾客的“逃逸”原因。 “如果能收更高的钱,你们愿意像专车一样提供更好的服务吗?”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五个出租车司机的时候,有四个就不加思索地回答愿意,年轻一点的邓师傅回答得相对理性一些:“表面上来说,大家肯定不会反对,但是乘客们都愿意吗?同样的路程,现代车收你18块,皇冠车收你贵一点,26块好了,你更愿意坐哪辆呢?” 这几位出租车司机们都吐槽打车软件偏袒专车服务,给予他们更高的补贴,使得专车们获得更好的竞争力。但是这些出租车司机们也未曾想过,这不就是他们早两年所享受的待遇么? 在过去的两年里,因为补贴给力,不少消费者选择了打车上班。以自身的案例来看,按普通的状况,从家到公司需要16块,补贴一来,整体费用不超过5块。这个补贴过程把一批想省时间又不太舍得花钱的用户,从公交系统里面抽离出来,发展成为出租车的客户。到现在,打车软件只不过是重施故技,把习惯于打车的用户,分流到专车服务里面。 在补贴的强力作用下,出租车体验自然要比公交好,消费者以相对贵一点的价格选择出租车,这并不奇怪。同样道理,如果能在稍微合理的范围内,相对贵一点的钱,换一个比出租车更加舒适的专车,也是可以理解的。(这里需要补充一点,在深圳,人民优步和UberX一般要比出租车便宜,很多出租车司机并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高补贴过后,专车是否依然会像现在这样红红火火呢?我觉得生意或者不如现在,不过一些老顾客会沉淀下来,甚至少数人不再以出租车为首选代步方案。 不管是免费送水,还是下车开门,专车司机们提供的一系列窝心体验,背后印证着一件事情——乘客得到未曾体验过的尊重。相比之下,出租车司机在过去的两年里也拿了不少的补贴,打车软件用户的乘车体验是否有过一丝的提升?同样是拿补贴,专车司机想到的是乘客体验,而出租车司机想到的是单子、是钱。 因为出发点不同,搭乘出租车难免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件,比如说:“天气不算热不开空调”、“下面的路口不好拐,你从这里下车走过去”。最近我还亲身体验了一把“顺搭”:当时有一名女子在路边招手,姓徐的师傅停下车,问其目标地点。得知顺路后,他连问都不问旁边的我,直接喊人上车。事后我直接给了他一个差评,并注明原因。 总的来说,这些“逃逸”的乘客并非没有考虑到价格的问题,而是受不了一些出租车司机那些蛮横的服务态度,免得美好的一天因此而被破坏。 专车补贴浪潮过后,我相信部分理性的消费者,会重新考虑选择出租车作为出行代步方案。但是他们变得不像以往那么稳定,会把体验、价格再做一次新的权衡。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大部分人依然会追求“价美物廉”,就算出租车司机不改变现有的态度,并不会造成很大的收入缺失。如果他们想把缺失的收入从专车里面抢回来,他们的确需要反思自身的问题:坐在他们背后的,不仅仅是单子,而是一个有情感的同类。 从长远来看,出租车司机们的真正对手,并不是“专车”,而是自己的心魔,还有牵制他们的背后利益集团。 我并不愿意多谈垄断的问题,不过有一位沈阳官员在北京出差的时候,给当地的出租车司机灌输了一些个人的看法(我同事恰好遇到这个司机,聊到此事):现在不要把专车看成自己的敌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借助“专车”现象让出租车公司以及背后的利益集团,把份子钱降下来。过了这个时机,又不知道要等到何年。短期内,“专车”的确抢了他们的生意,但是如果能借此机会把最大的累赘减轻,何尝不是一桩好事? 此外,出租车司机最求利润最大化固然可以理解,不过我也想反问一句,为何乘客想得到一点点尊重,搞得出租车司机们要掉块肉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