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机遇分析 | ||||||||||||||||
如果将仓储、配送企业的营业税率统一降至3%,将有利于相关企业提升业绩。目前仓储、配送业等物流企业营业税的税率为5%以上,而目前仓储企业毛利率已经降到3%-5%,运输企业只有1%-3%。因此有可能出台相关政策将仓储、配送等各个物流环节的营业税税率与运输业统一,调低为3%。此项政策如果出台,中储股份将受益最直接。 扩大营业税差额增收范围,将直接有利于供应链外包企业提升业绩。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自从2006年起开始开展物流企业的税收试点,已有400家企业享受了营业税差额纳税政策的好处。所谓“差额纳税”是指物流企业母公司实施征收营业税后,其子公司参与的有关运输及仓储业务等业务不再进行征收营业税,同样企业外包出去的运输及仓储业务在计征营业税的营业额时,可以扣除这部分外包支出费用。此项政策如果出台,怡亚通、中储股份、外运发展等都将直接受益。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当谈到物流行业被国家列为十大振兴行业对软件厂商的意义时,博科副总裁武兴兵难掩心中的兴奋之情,他更充满自信的表示,2009年博科希望业绩继续逆势增长60%,其中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增长100%。 三级市场布局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提出100%的增长目标,博科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博科提出这一目标的信心又来自于哪?武兴兵为我们算了一笔帐。 针对目前物流行业现状,博科将市场划为三级。第一级主要为特大型企业和集团性大型第三方物流公司,他们对物流信息化有强烈需求,这部分企业占市场规模10%;第二级以快速消费品企业和中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这部分企业占市场规模的80-90%,能为博科提供50%的销售额,比如三一重机、光明乳业、金六福、荣庆物流、英源物流等都是博科在这一级别市场中的典型客户;第三级市场为小型物流公司,随着物流振兴计划的出台,这一市场将更多以政府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方式展开,面临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 “博科有近十年的行业积累,十年间我们为中国物流行业培育了不少物流人才,也提供了成熟的产品,加上现在客户对于物流信息化越来越重视,相信2009年我们的日子会很好过。”武兴兵对未来很有信心。另外他也透露,快速消费品市场和重型机械行业将是2009年博科重点关注的行业领域。 在公布的物流振兴计划中指出将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这也将成为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之一。目前全国首个“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落户在浙江省,而其背后系统正是由博科提供技术支持。谈及“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武兴兵认为,随着振兴物流业的举措的出台,浙江省这样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必然是未来各省、各市针对物流业重点打造的项目之一。他透露目前博科已经陆续接待过其他省市前来参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政府机构官员,他也相信随着各省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的展开,博科能很轻易将浙江省的成功经验和案例复制到其他省市,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上,博科也将率先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资本化运作 物流振兴计划出台势必会加快物流软件厂商的兼并重组。目前物流软件市场有限,而物流软件厂商多如牛毛。像用友、金蝶这样的专业ERP公司都成立物流部门做企业物流业务,国外巨头如i2、SSA、曼哈顿等凭借在自动化仓库、物流供应链执行等方面强势进入市场,加之数不胜数的“散兵游勇”型软件公司,物流信息化市场掠食者众多,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物流软件厂商的兼并重组可以迅速积累实力,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恶性竞争。 武兴兵认为软件厂商进行兼并重组能实现自身实力的加强,虽然博科一直在进行资本化运作,但是放眼行业,博科并没有发现适合的、有威胁企业来进行兼并重组,未来博科的战略方向还是进行人才队伍的储备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武兴兵透露博科2009年将在全国建立10个分公司,加强各地营销机构,加强本地化服务能力。 在进行资本运作的背后,博科还拥有500人规模的研发团队,这样规模的研发实力在物流软件领域无人可比,这也成为博科抢占市场份额的信心源泉。在10余年的时间里,博科已经占据了31%的物流软件市场份额,其中采用博科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的中国500强物流企业更是高达30%。未来博科希望通过进一步资本化运作,引领物流软件中高端市场,并利用物流软件市场份额和企业基础,通过SOA构架灵活自主配置的自主管理信息化平台打通物流与ERP的管理瓶颈,建立起ERP 物流管理的整合解决方案,成为能向企业提供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的知名软件厂商。 “我们在物流行业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在管理信息化方面我们还缺乏知名度,和SAP等知名软件厂商相比我们还很渺小,但今天的渺小不代表明天的渺小,博科在未来会让其他软件厂商刮目相看。”武兴兵自信地表示。 建立统一标准,加强精细化管理 我国物流行业还处于管理比较混乱局面,不像会计电算化那样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因此国家在物流振兴计划中也明确提出“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武兴兵认为,建立物流行业统一标准是大势所趋,这将有助于改变物流行业目前管理不规范不标准的现状,但标准的制定和改进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而且一定是由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厂商跟进来实现完成。博科作为物流领域知名领先企业,有着丰富且成熟的物流管理经验,未来博科会紧跟政府方向,配合政府早日实现物流行业标准化的目标。 在标准化未能建立前,武兴兵认为企业物流应该从过去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而对于软件厂商而言,应该抓住物流振兴计划的契机,通过软件帮助企业实现物流精细化管理,未来两方面市场需求将非常迫切,一个是大型集团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管理需求,另一个是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精细化物流管理需要。软件厂商需要提供更具体和细化的管理服务功能来满足企业物流管理需求,此外在精细化管理基础上,我国供应链管理软件还需要实现一体化、精细化、量化、智能化和优化,尤其是软件在帮助物流作业实现优化操作方面的功能,将直接决定软件的高下。博科资讯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已经能在库存、运力资源、配送路线等方面提供优化与智能决策方案,未来还将继续优化产品,使之能更好满足用户需求,帮助用户实现物流精细化管理。 被武兴兵誉为“千载难逢”的物流振兴计划已经摆在博科人面前,如何从2008年60%的业绩提升到2009年再次60%的业绩提升,能否通过自身“加速度”来实现物流软件市场100%业绩的飞跃,博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也许博科实现业绩的同时也将是中国物流行业振兴的开始。 钢铁物流业迎来发展机遇 年3月20日国务院出台了钢铁行业振兴规划细则,细则针对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所面临的困难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一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另一方面也给出了的具体的规划方案。而在此前3月13日,国务院也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众多人士对于两大行业振兴规划细则的解读由于着眼点的不同,因此关注的方向也不尽相同。笔者关注的一个方向就是钢铁物流业在此次振兴规划中的一个发展机遇。众多周知,钢材及上下游产品由于属于大宗货物,因此在整个行业发展之中,对于运输的要求也就比较高。同时由于钢铁行业产品的运输多为长距离和长时间,自然也期望物流业能够稳定,以保障自身行业的有序发展。因此我们在关注两大行业规划细则时,就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一些关联。 在钢铁行业振兴规划细则的基本原则中,国务院把控制总量与优化布局相结合列为一个重点。同时说明要按照沿海、沿江、内陆科学合理布局和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要求,结合淘汰落后、企业重组和城市钢厂搬迁,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总体上要实现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到45%以上,沿海沿江钢铁企业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到40%以上,产业布局明显优化,重点中心城市钢铁企业污染明显减少。 促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发挥宝钢、鞍本、武钢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带动作用,推动鞍本集团、广东钢铁集团、广西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和山东钢铁集团完成集团内产供销、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实质性重组;推进鞍本与攀钢、东北特钢,宝钢与包钢、宁波钢铁等跨地区的重组,推进天津钢管与天铁、天钢、天津冶金公司,太钢与省内钢铁企业等区域内的重组。力争到2011年,全国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 而在优化钢铁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发展中,建设沿海钢铁基地也被提上了日程。《细则》要求按期完成首钢搬迁工程,建成曹妃甸钢铁精品基地。结合广州钢铁搬迁,推动宝钢与广东钢铁企业、武钢与广西钢铁企业兼并重组,通过淘汰或减少现有产能,适时建设湛江、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按照首钢在曹妃甸减少产能、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结合济钢、莱钢、青钢压缩产能和搬迁,对山东省内钢铁企业实施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结合杭钢搬迁、以及宝钢跨地区重组和淘汰落后、压缩产能,论证宁波钢铁续建项目。二是推进城市钢厂搬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组织实施好北京、广州、杭州、合肥等城市钢厂搬迁项目,统筹研究推进抚顺、青岛、重庆、石家庄等城市钢厂搬迁。 同时《细则》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到国外独资或合资办矿,组织实施好已经开展前期工作的境外矿产资源项目。鼓励沿海钢铁企业充分利用区位和运输优势,尽可能利用国外铁矿石、煤炭等资源。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钢铁振兴规划细则》所要求的,不管是建立沿海钢铁精品基地,还是城市钢厂搬迁至沿江、沿海均需要物流行业的通力配合,才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在《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中,确实也发现了物流行业推动对于钢铁行业发展所做的调整。 在《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的主要任务中,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被列为重点。加强主要港口、国际海运陆运集装箱中转站、多功能国际货运站、国际机场等物流节点的多式联运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发展铁海联运,提高国际货物的中转能力,加快发展适应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业务要求的国际物流,逐步建成一批适应国际贸易发展需要的大型国际物流港,并不断增强其配套功能。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各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实行申办手续电子化和“一站式”服务,提高通关效率。充分发挥口岸联络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快“电子口岸”建设,积极推进大通关信息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发展和保税监管场所建设,建立既适应跨国公司全球化运作又适应加工制造业多元化发展需求的新型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积极促进口岸物流向内地物流节点城市顺畅延伸,促进内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同时要求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九大物流区域分布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物流区域,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物流区域,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半岛物流区域,以上海、南京、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厦门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物流区域,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物流区域,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北物流区域,以重庆、成都、南宁为中心的西南物流区域。十大物流通道为:东北地区与关内地区物流通道,东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中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北地区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西北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西南地区出海物流通道,长江与运河物流通道,煤炭物流通道,进出口物流通道。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按照经济区划和物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物流区域发展。积极推进和加深不同地区之间物流领域的合作,引导物流资源的跨区域整合,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格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和华北、山东半岛、东北、东南沿海物流区域,要加强技术自主创新,加快发展制造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商贸物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在全国率先做强。中部物流区域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与东部物流区域的有机衔接。西北、西南物流区域要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按照本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和发挥资源优势的需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物流环境,缩小与东中部地区差距。 物流节点城市分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由国家确定,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由地方确定。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济南、上海、南京、宁波、杭州、厦门、广州、深圳、郑州、武汉、重庆、成都、南宁、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共21个城市。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包括:哈尔滨、长春、包头、呼和浩特、石家庄、唐山、太原、合肥、福州、南昌、长沙、昆明、贵阳、海口、西宁、银川、拉萨共17个城市。物流节点城市要根据本地的产业特点、发展水平、设施状况、市场需求、功能定位等,完善城市物流设施,加强物流园区规划布局,有针对性地建设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业服务型、国际贸易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的物流园区,优化城市交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努力提高城市的物流服务水平,带动周边所辐射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形成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物流中心和三级物流节点城市网络,促进大中小城市物流业的协调发展。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与协调。按照全国货物的主要流向及物流发展的需要,依据《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及《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加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运行效率。发展多式联运,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使铁路、港口码头、机场及公路实现“无缝对接”,着力提高物流设施的系统性、兼容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整合现有运输、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加快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资源的整合、功能的拓展和服务的提升,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服务的需要。加强新建铁路、港口、公路和机场转运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完善中转联运设施,防止产生新的分割和不衔接。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和制造业基地附近合理规划、改造和建设一批现代化的配送中心。 从两大产业振兴规划细则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钢铁行业中需要建立的沿江、沿海钢铁精品基地,需要搬迁的钢厂城市所在地,大多为重要的物流的节点城市,同时,所建立的大型物流港口城市,也多为主要的钢铁基地。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宁波钢铁基地的确立与长三角物流区域的划分。可以预计,通过两大产业细则的推动,长三角钢铁行业与物流行业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密切,两大行业之间直接的合作也会越来越多。同时在物流规划细则之中,加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的要求。这对主要是大宗货物运输为主的钢铁行业,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钢铁行业振兴规划细则和物流行业振兴规划细则适时出台,不仅为我国钢铁物流应对危机,走出困境指明了方向,两个行业振兴规划细则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为钢铁物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钢铁物流行业将迎来一个新到发展机遇。 “这次出台的《规划》,是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制定的,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物流业的具体措施,但是想在深圳落地比较难,需要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细则,才能具体落实。”深圳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长郑艳玲介绍。 据了解,《规划》分析了我国目前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指出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保证;提出了物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建设;提出要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加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等。同时,重点发展物流园区工程、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等。 “这些具体措施,根本不适合深圳的情况,现在物流业发展最主要的是要突破瓶颈问题,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多条件。最重要的就是税费问题,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引导政策,从国家税务总局的角度改善物流产业面临的税费问题,取消一些不合理的收费等。”郑艳玲介绍。 国家此次出台的《规划》,是一个三年期的规划,指出了一些具体措施,而这些措施在深圳已经提前实施。比如建设物流园区,深圳早在10年前就开始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圳的物流产业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在园区建设、国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已经成熟,并且有很强的竞争力,不需要再特意发展。”郑艳玲介绍。 “国家出台的《规划》,在深圳落地比较难,主要是深圳物流在一些方面已经做得很好。《规划》中涉及的一些措施,深圳之前和现在都在做。现在需要落实的,还是针对深圳物流业面临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深圳交通局物流处的一名负责人的看法和郑艳玲差不多。 据了解,深圳交通局物流处正在针对性深圳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发展深圳物流企业。 今年初,深圳交通局开展了交通物流产业五年规划纲要和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产业发展的工作。本周,交通局还举行了深圳交通物流产业扶持政策宣讲会,主要针对深圳物流企业的负责人。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深圳交通局成立了物流产业应对金融危机领导小组,有针对性地解决物流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加强对企业的调研,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困难,稳定企业经营。对于企业反馈意见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据了解,目前深圳的物流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税费及资金、项目审批及行政许可、规划选址和用地、通关方面。 物流园区全部投入运营 深圳的物流园区一直是深圳物流业发展的亮点,在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更体现出物流园区建设的重要性。 深圳六大物流园区中,平湖物流园区侧重于深圳港中、远距离货物集疏运,内地———香港的中转物流,以及城市部分消费物流的集散、中转和配送服务;盐田港物流园区,包括盐田港保税区物流园区,是具备存储、配载、运输方式的转换以及物流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的枢纽性园区,区内企业以制造业企业、仓储公司及货运公司为主,主要提供国际集装箱中转、仓储、拆拼、加工、海关检查等相关物流服务。此外还有笋岗物流园区、前海湾物流园区、机场航空物流园区、龙华物流园区等。 “这六个物流园区都投入使用了,只是使用的程度不同,有些物流园区已经有部分物流企业入驻,但还没有形成规模,比如笋岗物流园区,现在还有部分拆迁工作正在进行。有些物流园区已经成熟,比如盐田港物流园区南区,现在北区也正在建设中。”深圳交通局物流处负责人介绍。 “现在深圳物流园区后续建设正在进行,在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更凸显加快物流园区建设的重要,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将尽快完成物流园区的整体建设,提升深圳物流企业的效率和降低深圳整体物流的成本。”上述负责人表示。 鼓励物流企业兼并做强 《规划》鼓励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在2011年扶持一批有实力的物流企业。记者从深圳交通局了解到,该局正在通过多种方式鼓励物流企业,在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进行兼并重组,实现深圳物流企业的重新布局。 “深圳的集装箱运输物流企业,只有一家具有国资身份,众多运输物流企业都是从小做起、一点点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企业规模小,竞争激烈,利润微薄,部分物流企业在这轮经济危机中生存已经难以为继,需要一批企业跳出来兼并。而深圳的集装箱运输企业中,超过50辆车的仅30多家,这种情况急需改变,形成一批龙头物流企业带动。现在我们正在做这项推动工作,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评选深圳重点物流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刺激物流企业的兼并重组。”深圳物流处负责人介绍。 深圳每年都会评选出重点物流企业,交通局根据《现代物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每年划拨2亿元用于奖励物流企业,今年则提高了创新服务奖励标准,由之前的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同时,也制订了《重点道路集装箱运输企业认定暂行办法》,通过设定较高门槛,即要求企业车辆在50辆之上等,鼓励企业之间相互兼并重组,以达到评选重点物流企业的标准。 “这种评选,最终要的不是奖励,而是带有政府背景的荣誉。对于企业来说,给钱还不如给直接的政策,奖励的那点钱,对物流企业作用也不大。” 此外,深圳还将与香港沟通,加强深港物流合作,尤其是第三方物流的合作。据介绍,根据《规划》,深圳还将与东莞、惠州等城市沟通,加强区域物流的融合。 物流业振兴规划带来信息化机遇 作者:宁家骏 如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已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超出预料。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物流业因其重要的纽带作用而跻身十大行业之列。物流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分支领域,是其他九个产业与国内外市场相连的重要媒介。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我国的产业发展,包括对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何深远影响?如何利用这一宝贵的战略机遇,以信息化为抓手,大力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值得我们格外关注。 一、确认和提升了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地位 众所周知,经济的三要素是生产、流通和消费,缺少或弱化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作为服务于现代经济的物流业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命脉,其发展程度也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才引入了“物流”的概念。从物流的构成要素看,现代物流把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性产业。此外,物流业还能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是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融信息技术于一身的新型服务业。 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落后,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而且长期以来我们对现代物流业的认识不到位,特别是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转变增长方式等方面还很不够。根据我国外向型经济比例较大的特点,发展现代物流业更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之一。 这次规划的发布极大提升了现代物流业的地位,确立了物流体系建设的战略定位和制定发展现代物流业总体规划的重要性,明确了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带动作用。规划不仅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以及提升产业地位的催化剂,更将是一个见效快的重型“组合拳”,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促进物流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战略举措。 规划指出,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强调了振兴物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六大“有利于”: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增加城乡就业岗位,扩大社会就业;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缓解交通拥堵,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内外、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的需求,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国家救灾应急、处理突发性事件,保障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 二、明确了我国现代物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 我们可以看到,物流业振兴规划分析了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实事求是、毫不掩饰地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的问题,以及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与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同时存在的问题,“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物流基础设施和布局尚未完善,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有阻碍,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本规划就是针对以上问题制定了发展目标、发展路径、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 首先,规划明确了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部署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规划还提出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 规划还提出建设现代物流业是我国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抉择,因此,做大做强,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的互动发展,扩大物流企业的营业范围,提倡延伸服务,推动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成为正确的选择。 传统的物流业主要是营销服务型的,也就是通过批发零售赚取差价或服务费用。现代物流业则既包括了营销服务,又包括了产业服务,从原料的采购到产品的设计,从产品的储运到产品的销售,甚至直接与生产方合作形成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因此,现代物流业既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领域,更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三、大力促进新形势下实现和落实两化融合 党的十七大明确了工业化与信息化互相融合和五化并举的战略决策,但如何落实两化融合,找到新的关键突破口,还一直被众人探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是两化融合的最好的突破口之一。因为电子商务本身就是现代物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应用电子化手段实现物流商务运作的过程。应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手段适应现代社会对物流服务速度、安全、可靠、低费用的需求,是现代物流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增值性的物流服务是在原有物流基本功能之外,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各种延伸服务,包括技术服务、便利性服务、快速反应服务,特别是信息服务等,使物流真正融入到实体经营活动中,扩大物流的经营范围。因此,现代物流业是最能体现出两化融合的领域。 此外,在本次公布的规划中,充分注入了以信息化为抓手,推动现代物流业升级、改造和畅通的物流业转型的主导思路,体现了当今的“大物流”概念和推动物流企业间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的正确理念。因为只有树立“大物流”理念,才能真正把各企业的自有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配送信息与资源共享,实现更大限度的资源利用,减少物流支出,降低运营成本。而“大物流”能力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物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规划明确指出,为了适应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服务体系,改善投资环境,抓住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吸引国际投资,促进我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因此物流业的振兴,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国内自主信息产业的发展。 规划中提出的一系列内容包含了坚持信息化先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思路。面对我国多数物流企业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少、竞争能力弱、网络分散等现状,信息化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信息系统是构建现代物流的中枢神经,通过信息在物流系统中快速、准确和实时地流动,可以使企业能动地对市场作出积极的反应,并指导企业调整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规划强调了着力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推动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确定的三大重点任务中,有两项与物流业密切相关。一是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二是以应用带动发展,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运用,在物流业应用中形成新的增长点。 因此,所有从事信息化的同仁一定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规划,特别是深刻理解和具体实践规划中关于“创新服务方式、坚持科学发展”的主旨,要时刻以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创新物流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物流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合理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注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同时要进一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努力扩大物流市场需求。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技术与方法,实施采购、生产、销售和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鼓励生产企业改造物流流程,提高市场响应速度,降低库存,加速周转。合理布局城乡商业设施,完善流通网络,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流通企业的现代化。 当前,还要重点扶持和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信息沟通,积极争取国家对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缓解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 特别一提的是,目前,在各个地区的各个行业,按照规划统筹构建起来的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已初步形成,这一公共服务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基础网络建设和技术支撑以及信息服务和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等,并成为推动物流产业规范、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物流业进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多少有些让人出乎意料,但仔细考虑起来理由还是蛮充分的。其一,扩大内需的振兴规划有相当多的投资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在扩大物流需求,也在增加物流资源的供给。其二,已经列入振兴规划的前九大产业均为第二产业,根据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有许多优化流程和改进管理的任务。随着制造业的价值向产业前后转移,必须依靠大力发展服务业来提升附加值,因此发展以物流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就成了其它九大产业振兴的组成部分。其三,物流业也到了该调整发展方向的时候了。 物流业进入我国的时间不长,发展却极为迅速,主要原因是赶上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此外,“中国制造”的风格也推动了物流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张。一时间,高速公路网、铁路、港口等纷纷上马,似乎物流市场的规模将会无限制地扩大下去,却忘记了发展物流的本意是提高挖掘“第三利润源”能力的基本宗旨。金融危机至少告诉我们物流市场的扩张可能会放慢脚步,但优化流程、整合服务、提高管理水平的需求却表现出来,物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作用开始不断凸显现代物流之所以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从技术角度来看,主要在于流程的信息化提高了管理决策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时效性。 从实践上看,物流信息化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整合资源,可以不依赖资产的收购、兼并等方式,而是采用信息系统的共享来实现车辆、仓库等物流资源的整合,提高效率;二是利用信息系统固化规范的管理和流程,避免管理的随意性或暗箱操作造成效益“跑冒滴漏”;三是提高决策水平,优化战略布局;四是支持业务创新,新业务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利润源。 由于物流系统的开放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成为物流振兴规划中的重点工程。近年来,由于缺少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化的整体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说,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已经成为物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影响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原因很多,从众多失败的教训来看,从业人员的认识存在误区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最典型的是,他们把物流信息的整合误解为信息的绝对集中。 事实上,物流信息的价值完全依赖其背后的管理体系,信息对谁开放、如何修改、何时失效、如何解读 完全是由一套管理体系在维系。如果改变了信息的管理格局,信息的价值就可能不存在。因此,我们整合物流信息是要在不改变信息原有管理格局的条件下实现信息的交换与共享,这才是公共信息平台的定位。 市场上存在多样的整合需求,也需要多样的信息平台,因此平台应形成一个体系,其基础是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例如信息标准、操作规范等等。这些基础建设需要政府来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创造一个吸引商业资本投入的良性环境。 联动制造业 物流振兴旨在解决自身问题 尽管物流行业被外界认为是在最后一刻才“挤”进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但事实上国家发改委对这一规划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就规划的制定广泛征求相关意见。无论是从学术界还是企业界来看,物流业振兴规划都得到了较好的反响。 唯一的非制造行业 月23日,国家发改委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企业运行情况和相关应对措施,存在问题和政策建议为主题举行了一场座谈会,就制定物流业振兴规划向中国物流 与采购联合会及几大物流公司的代表征求意见。两天之后,物流业振兴规划发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表示:如果把2006年3月“十一五”规划确立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比作里程碑的话,本次被列入十大调整振兴产业规划,就是推动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奠基石。 北京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张晓刚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物流行业振兴规划之所以可以在短时间内制定完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是在物流行业“十一五”规划和《2008~2015年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基础上制定的,而这两个规划在制定之前就已经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给此次物流调整振兴规划的制定赢得了时间。在这些原则性较强的规划的基础上,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联系我国物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更有利于落实的具体条款。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发改委广泛征集了学术界、企业界等多方面的意见,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表示,九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落实,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物流业的支撑。把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产业的竞争力。 增加贸易量并非规划重点 对物流业振兴规划最大的质疑就在于,作为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唯一的非制造产业,物流业的振兴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贸易量的增长。如果全球贸易持续萎缩,物流业必将受到巨大的冲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长崔忠付曾指出,去年全国物流总额达到近90万亿元,虽然同比增长19.5%,但对比上一年,还是回落了6.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物流业的影响不小。然而,物流业规划的重点并不在于通过增加贸易量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而是希望通过解决行业及其相关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来促进其发展。 物流业调整规划指出,要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要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要推动能源、矿产、汽车、农产品、医药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 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包括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科技攻关及应急物流等。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物流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 从规划的内容来看,海运和航空运输这类涉及国际贸易的行业并不是物流业振兴规划的重点所在,而公路运输企业、经营仓储和物流园区则得到了明确的强调。这也符合我国刺激国内市场需求,拉动内需增长的思路。崔忠付认为,按照物流业振兴规划的思路,我国物流体系建设将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在我国多式联运体系中,海公联运、海水联运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由于铁路运输集装箱运输发展滞后,铁海联运发展缓慢。列在九大重点工程中第一位的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旨在通过促进多式联运发展,加快海铁联运的发展,促进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发改委征求意见时,张晓刚曾提出相关建议。张晓刚表示,从九大工程的排序中可以看出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体系的重要地位。完善海铁联运、公铁联运体系,才能建立起我国综合运输体系。 铁路建设的作用因此在物流业振兴规划中得到了强化,有关人士表示,今后我国对铁路的投入将会加大,以求建立起足以支撑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铁路体系,解决目前铁路运输上存在的问题。 中国工业报记者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了解到,物流业振兴规划的细则正在紧张制订中,具体内容将在近期公布。 另据了解,第四次全国物流部级联席会正在筹备之中,该会议将就更好地落实物流业振兴规划,增强物流企业竞争力,实现规划与市场的对接进行讨论。 如何做地方物流的预测和规划 随着国家物流业振兴规划的颁布,一些地方的物流发展思路或物流规划有必要进行调整了,或者修订,或者制订,具体形式因地制宜。 面对中央的决策,现在的问题不是做发展现代物流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而是发展现代物流的规划了——因为没有什么地方是不需要物流的。此时的地方政府再也不能只停留在心动而不行动的局面上了,行动的第一步是制订物流发展规划或纲要,诸如此类。 回顾过去10年来的物流发展规划,其软肋是什么?那些在甲乙双方之间难以言喻的心语是什么?让决策者举棋不定或犹豫不决的缘由是什么?一句话,众多的物流规划缺乏足以支撑结论的科学数据,核心问题是物流规划的需求分析和预测分析令人难以信服。 在国内物流咨询领域,笔者称之为的“GDP法”是十分流行的,很多规划都是依据GDP及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来一个地方或项目的物流需求,比如,在一个具体城市,一个项目运用这些数据,十个项目也运用这些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推导出物流成本,计算出货运量(以货运量代替物流量?)等等,虽然这些是官方数据,但是千人一面的数据缺乏有针对性的说服力。 可能当地的领导都十分清楚这些数据的,你知道人家更知道,因此,仅仅运用这些数据难以打动人家。在这种条件下,无论运用什么复杂的公式和模型,其结论都难以让客户满意,因为这种方法人人都会。 没有科学的数据就没有科学的结论,科学的数据作为科学结论的支撑是必要的。如果没有科学可靠的数据,再好的模型和公式也会变得苍白无力。因此,在新一轮的物流规划过程中,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挖掘出对决策者、投资者和运作者有价值的物流数据,为物流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数据和知识。 科学地收集数据 运用分析模型和软件的前提是掌握并运用一定的数据收集工具,数据收集工具不是简单的几页调查表,也不是单纯的问答或访问,涉及到对物流现状的评估或诊断。人们经常提到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向客户提供的数百页调查表或问卷,我们只有掌握了这样的“利器”才能做好物流规划,我们可以根据国内的实际开发出本地化需求的工具,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应工具。总之,我们不能是“赤膊上阵”或“赤手空拳”,不能是“经验主义”或“英雄主义”,否则,就会败下阵来。 以企业的物流需求为例。企业是物流产业和市场的主体,我国的物流统计体系尚未建立,企业的物流统计体系也不具备,企业的物流成本常常是隐形的——即所谓的冰山说,因此,在调查过程中,必须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采集足够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起码要推算出企业的物流成本,至少让一部分物流成本成为显形的。又比如,很多企业没有统一的物流组织机构,物流分散在采购、制造和销售等诸多环节和部门,必须通过科学的调研方法,将企业的所有需求挖掘并汇总起来。 大胆地预测未来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胆识是建立在科学数据基础上的,对于规划者而言,如果没有扎实的数据,未免会有胆怯或心虚的感觉,生怕被别人问倒,但是,如果掌握了大量的详实的数据,就应当大胆地对未来进行预测,免得规划的项目随着需求增加变得象“过家家”一样, 在物流需求预测方面,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首先是解放思想,要把一个物流项目放在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国内经济或全球经济的位置上分析,很多物流设施规划时都会觉得规模过大,一旦运行起来,几年后就饱和了,我们完全有理由和有信心根据中国30年发展的成功经验解放思想地预见未来的物流需求。 没有数据支撑,再小的规模也觉得大;有了数据支撑,规模再大也不嫌大。 规划要在落到实处 一是开发和挖掘企业的物流需求。振兴物流也存在着“扩大内需”问题,尽管10多年来,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一直在积极推动物流业发展,但是,物流的概念并不是深入到每个企业当中,包括一些大中型企业在内,企业物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还必须通过论坛、研讨会和培训等形式来提高本地企业领导者对物流价值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挖掘出企业的物流需求,让企业物流的冰山浮出水面,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市场空间。 二是培育物流供给主体。物流企业是市场的供给主体。目前,除了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少数发达地区已经涌现出一批物流企业外,我国大多数地方的物流企业无论数量还是质量方面,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培育本地的物流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是国内外发展物流的成功经验,不能只关注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要将引进外阜大型物流企业与培育本地中小型物流企业结合起来,二者形成互补和共赢的关系。 三是明确物流设施的运营模式。发展物流离不开物流设施,特别是基础设施,物流设施具有投资回报期较长的特点,这些物流设施不能完全依赖于企业的投资,政府的投入是必需的,在政府投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际上流行的公共设施投资的公私合营模式(即3P模式),筛选出适合本地物流设施发展的公私合营模式。
|